在非瘟肆虐的情況下,豬場如何有效的進行防控?本文給你詳細的解答
在非瘟肆虐的情況下,在各大養豬場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。然而,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,仍有許多養豬人對非瘟的癥狀缺乏了解。特別是對于非瘟早期的癥狀,養豬人必須要有所了解。因為一旦有一兩頭豬出現早期癥狀,通過"拔牙"處理,豬場就可以獲得很大的搶救機會。根據我的經驗,已經有上百家豬場通過"拔牙"處理,成功化險為夷。但是如果我們連發病最初的癥狀都不了解,那又怎么能進行搶救呢?等到認清是非瘟的時候,已經為時已晚。因此,作為養豬行業的技術人員,我想通過這篇文章來普及非瘟早期的三個癥狀。
1、嘔吐
養豬行業有一句俗語:非瘟通常從嘔吐開始。當豬場中出現豬嘔吐的情況時,就要特別小心了。引起嘔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:胃酸或胃不適、嚴重咳嗽、霉菌感染以及非瘟。
首先,胃酸或胃不適可能會導致嘔吐,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極低,偶爾出現一次可以算作正常現象,不會大面積出現。這種情況在母豬身上更常見,尤其是懷孕后期和哺乳母豬,由于采食量巨大,胃內食物會發酵,胃酸增加,容易引起嘔吐。嚴重的咳嗽也可能導致嘔吐,但其主要癥狀是咳嗽,很容易區分。
剩下的兩個原因是霉菌感染和非瘟,需要仔細觀察。檢查自家的飼料是否有霉變,如果確定飼料是新鮮且干凈的,那么就要特別小心了,因為我見過很多豬場的非瘟病例都是從豬開始嘔吐而引發的。當然,霉菌感染也不容易肉眼察覺,特別是在特殊時期,采用脫霉劑來保證飼料中的霉菌不超標,多投入一些成本也是值得的。
2、便血
某些豬場非瘟最初的發病癥狀是便血,即腹瀉中帶有血跡。這種臨床癥狀與非瘟病例解剖后的癥狀是相關的。許多人都知道,非瘟死亡的豬體內多數器官都會出現出血的癥狀,包括腸道。
3、高燒不退
豬生病的原因主要分為細菌性和病毒性兩種。當豬發燒時,我們通常會使用各種抗生素,如頭孢同時配合退燒藥物,如氟尼辛匍甲胺、氨基比林、柴胡等。但我們必須知道,這些藥物只對細菌性疾病有效,對病毒性疾病基本無效,甚至可能導致反復感染。
當豬的體溫升高到41攝氏度以上,并且以上藥物無效時,就要考慮到病毒性疾病,包括非瘟在內。我并不是說這樣的豬一定患有非瘟,但可以基本確定是病毒性疾病,比較難治。如果已經盡力治療但沒有效果,我建議直接采取徹底措施。在豬價低迷的情況下,當豬群疑似感染弱毒后,是否采取徹底措施取決于感染率、豬價以及徹底措施的成功率等因素。
如果選擇繼續生產疑似感染豬只,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幾點:
1. 適當降低豬群密度;
2. 做好消毒工作,對豬場主干道、人員密集區域(宿舍、餐廳)、料房以及豬舍周圍進行消毒。在周邊疫情壓力較大時,可以使用5%燒堿+20%石灰乳、1:200的過硫酸氫鉀復合物等消毒劑,消毒頻次降低至每2-3天一次;
3. 酸化飲水管道;
4. 提升豬群的抵抗力,這是關鍵。對于全群中出現鼻出血、尿血、血便、呼吸困難等疑似發病后期癥狀的豬只,應立即淘汰。防控非瘟的關鍵在于隔離淘汰,以及快速使用發酵御瘟湯中草藥。
5. 發酵“御瘟湯”成為中草藥菌水的方法:5公斤“御瘟湯”+3包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+ 8公斤紅糖+300公斤清水混合在非金屬容器中簡單密封發酵72小時以上后使用(在半個月內使用完效果更好,且要持續密封保存,否則時間一長可能變質不能使用)。在養豬日常保健采用每噸飼料中添加50-100公斤“御瘟湯”中草藥菌水(母豬、公豬各階段均可使用,但不超量使用或者減半使用),并且將“御瘟湯”中草藥菌水兌水30倍對養殖欄舍代替化學消毒劑進行消毒(前3天每天1次之后每3-7天1次)長期使用(此方案每頭豬每月成本約1.5-3元,母豬6元左右,每噸飼料運用成本幾十元)。
6. 飼喂方法:首次使用前15天在將飼喂比例適當調整到10-15%比例,另外每噸料加2-4包活力寶一起拌料飼喂,15天過后根據養殖場周圍大環境情況調整為5%-15%比例進行飼喂。母豬按5-10%比例長期飼喂。
發酵御瘟湯中草藥不僅能夠抑制非洲豬瘟病毒的復制和抑制病毒,還能夠有效地控制非洲豬瘟疫情。相比于化學藥物,發酵御瘟湯具有無殘留和無耐藥性等優點,對保護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具有積極的意義。
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請聯系我們專業的獸醫技術員:吳承超18877762510(微信同號)
- 上一篇:【視頻】這個豬場使用微生物技術,不僅欄舍氨氣臭味小,而且豬群健康度更高 [2024-03-17]
- 下一篇:【視頻】帶您參觀幾個運用高熱菌的異位發酵床場,運行幾個月依然冒白煙 [2024-03-17]